Free xml sitemap generator
一群年輕人在街頭聊天,忽然有行動電話聲響起,大夥兒都在看自己的手機,只有真正的機主仍自顧自地繼續講話,直到別人提醒他手機在響。小心!這時的他可能已經有噪音性的聽力損失。


  日前於美國小兒醫學期刊發表的一篇針對五千多名六至十九歲的青少年長達八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其中有高達12.5 % 的青少年的聽力檢查有噪音性聽覺閾值改變(NITS)。這項改變代表他們曾經至少有一次暴露在對聽覺有傷害的過度噪音之下,其中有些變化是暫時的,但也有些可能是永久的。這項研究也發現,有4.9 % 的青少年有中度至重度的永久聽力障礙。這對醫護相關專業與青少年家長提供了一大警訊─噪音性的聽力喪失已不只是成年人職業傷害的專利。近年來社會的進步與生活型態的改變,使兒童及青少年有更多的機會暴露在過度的噪音之下而不自覺─電動遊樂場、KTV、PUB、電腦遊戲、隨身聽的耳機及爆竹等。這些與造成職業傷害的噪音,如工廠、警笛、炸藥、機場、靶場射擊等截然不同,但卻更使人忽略這些噪音的影響而疏忽了噪音防護的重要。


  雖然並沒有研究顯示兒童內耳的結構較脆弱、較易受到噪音傷害的報告,事實上,噪音對內耳的破壞是累積的結果。內耳越早受到傷害,日後越有機會產生影響生活品質的聽力障礙。個人臨床經驗也發現,除了中老年人因職業長期噪音暴露造成的聽障,越來越多年輕人出現典型的噪音性聽障。追究原因,包括長期甚至整夜使用耳機,喜歡在PUB、DISCO消磨時間及在高噪音環境中打工的可能性最高。加上台灣都市人口稠密,住宅與商業區無明顯劃分等因素,背景噪音值決不遜於美國。最可怕的是,這種噪音性聽力障礙在早期症狀十分輕微,有時可能只是細微地耳鳴、聽音較模糊、或對呼叫器與行動電話的樂音較不敏感。如果忽略這些警訊,還繼續持續暴露在噪音之下,內耳的永久傷害一旦形成,就無法再恢復正常,嚴重時甚至要配戴助聽器,才能維持正常的溝通與生活。這是一個可以預防卻無法根本治療的傷害。因此,青少年的噪音聽力傷害問題與防治是醫師、公共衛生宣導教育單位及家長刻不容緩的課題。
噪音防護的常識與問題
問:噪音的來源有哪些?
答:大致可分為職業性的噪音與娛樂性的噪音。高噪音的職業包括警消人員、工廠從業員、建築工人、農夫、軍人、機場工作人員、重工業及搖滾樂團樂手等。高噪音的娛樂場所譬如電動玩具、熱門音樂會、KTV、卡拉OK、PUB、喜慶煙火爆竹燃放或運動比賽場地等


問:究竟多大聲才會對內耳造成傷害?

答:內耳造成傷害的條件是取決於暴露的噪音強度與時間長短。聲音強度的單位是分貝。正常人耳能聽到的最小音量定為0分貝,每十分貝強度加倍地呈對數增加。一般公認,當持續音量達到85分貝時,就肯定對內耳或多或少造成損害。簡單的說,當你必須要用大聲喊才能讓離你一公尺正常聽力的人聽懂你在講什麼時,這時的背景噪音已經會對內耳造成損害了。如果在耳邊大聲喊還聽不清楚,良心的建議,為了您的耳朵繼續長期正常地為您服務,趕快離開噪音環境。


問:噪音性聽力傷害是如何產生的?

答:噪音對內耳的直接影響是造成內耳毛細胞的損害。內耳毛細胞是外界音波轉換成人類聽覺神經電波的重要轉換器。正常人一耳約有一萬多個正常運作的毛細胞。隨著年齡的老化與噪音暴露的累積增加,質與量也在逐日降低。這也是所謂的退化性或老年性聽力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過度的瞬間高分貝〈如爆炸〉或持續暴露於噪音〈如工廠噪音〉都會造成內耳毛細胞的加速損害。其中有些傷害是暫時的,休息一陣子會復原;有些是永久的傷害,但是症狀不明顯,因為其他剩餘的毛細胞還足夠應付聽力的需要,只是可能會出現細微地耳鳴或聽音較模糊等噪音性聽覺閾值改變(NITS)的現象。


問:究竟有哪些早期警訊?既然治不好,我還需要看醫師嗎?

答:一般真的造成永久性聽力喪失時,確實是無法治療,只能做聽能復健。但大部分噪音性聽力傷害如果早期警覺,早期預防,是可以延緩惡化的速度。同時正確的諮詢與衛教,避免對已受創的內耳雪上加霜是相當重要的。國人就醫的習慣常只為求藥治病,忽略了諮詢與衛教的一環,深怕多問問題會引起醫師不快,其實個人相信,對於噪音性聽力傷害這種只能預防的疾病,正確的診斷,定期的追蹤及多一些正確的防護資訊遠比維他命處方受用。另外耳科醫師會安排系列評估聽能的檢查,以確定傷害的程度,並安排定期追蹤。
三‧語音辨識困難─聽見聲音卻聽不懂
以下是噪音性聽力傷害的早期警訊

一‧噪音暴露後立即產生的耳鳴

二‧離開噪音環境後仍持續的辨音模糊,無法了解他人說話的內容

問:什麼是噪音防護?

答:噪音防護〈Hearing protection〉可分為主動與被動兩方面

一方面是主動的改善或離開噪音環境,。如減低噪音音量,避免長時間處於密閉空間高分貝噪音環境,避免長時間使用耳機,設置隔音裝置,如隔音門與隔音牆。

另一方面是如果你因為任何原因無法主動的改善或離開噪音環境,只好使用耳罩或耳塞等噪音防護護具。耳塞是指塞入耳道內的阻隔噪音器具;耳罩是指隔離整個外耳殼的器具。材質與設計各異,阻隔噪音的效果也各有不同。


問:我已經習慣噪音了,不需要噪音防護

答:耳朵不會適應噪音,它只會變聾,而且最糟的是已經有噪音性聽力傷害的耳朵似乎更能適應噪音。然而這並不代表你就有較好的抵抗噪音造成進一步傷害的能力。它只會讓你更不自覺地暴露在噪音中更久而不自知,更加速了噪音性的聽力傷害。


問:我經過檢查已經有了噪音性聽力傷害,為什麼還需要噪音防護的護具?

答:有了噪音性聽力傷害,並無法防止噪音對殘餘聽力造成更進一步的傷害。而且初步的噪音性聽力傷害是在較高頻的範圍。如果還不作噪音防護,它會逐漸影響到攸關語音辨識的低頻。

使用噪音防護的護具雖無法恢復已損害的聽力,但卻能阻止噪音對殘餘聽力更進一步的傷害,否則將難逃使用助聽器的命運。


問:我知道應該使用噪音防護護具,但是很不舒服,又不方便與同事溝通

答:使用噪音防護的護具會有暫時的不方便與不適,卻能避免永久配戴助聽器的不便與不適。尤其開始使用時,就好比戴新眼鏡或穿新鞋一般,要一段適應的時期,加上常常會有尺寸不合或材質不良的問題,是需要調整與更換的。千萬不要因噎廢食。

至於不方便溝通,實際上的情形是,當背景噪音達到85分貝以上時,戴噪音防護護具反而因為降低耳朵過度的負擔及語音的扭曲,會聽的比較清楚。這種情形有點類似在艷陽下戴太陽眼鏡,不但不會看不清楚,反而因為阻隔過量光線而看得更清晰。當然如果在暗室中就不需要太陽眼鏡了。唯一的例外就是如果原來已經有聽力障礙,護具確實有可能會阻隔溝通,卻是保護他們更進一步喪失聽力的必須防護。


問:聽說用耳罩阻隔噪音的效果比耳塞好,另外我可不可以用游泳耳塞來阻隔噪音?

答:不一定,並不是大就比較好。使用護具最重要的是護具與使用者之間的緊密度與設計。設計良好的耳塞有時比耳罩阻隔噪音的效果還要更好。

一般常使用的耳塞材質包括泡棉〈PVC或是PU〉、矽膠〈Silicone〉、不透氣海綿或蠟包棉花等。在不同的溼度下,有不同的物理特性表現,很難比較孰優孰劣。尤其在台灣亞熱帶海洋氣候,溼度較大,加上工作場合若流汗,有些材質使用後不注意儲藏還會有長霉的情形。基本上只要能戴的緊密又隔音,不至於脫落或不舒服就可以。

至於游泳耳塞,如果您指的是買蛙鏡送的那一種,它的設計只能防水,隔音效果可能不理想。


問:聽說常用耳塞會導致耳朵發炎,我當兵打靶時班長都教我們用衛生紙揉成一團或用棉花、香煙濾嘴塞進去

答:根據美國工業噪音管制相關研究顯示,單純使用耳塞導致外耳炎的機會微乎其微。因為正常耳道的皮膚並不是這麼容易因耳塞這種柔軟材質而發炎。但如果原本就有外耳炎或是本身有糖尿病或其他易感染疾病的皮膚就另當別論了。

衛生紙、香煙濾嘴及棉花經實驗證明阻隔噪音的效果非常差,請不要考慮用作護具。當然沒有其他東西可用時是聊勝於無。其實,沒有東西用時,把食指尖緊密地塞入耳道是一個蠻理想的方法,只是可能沒法打靶。


問:我上班的工廠是高噪音的地方,我都戴隨身聽耳機放音樂,一面保護耳朵一面享受音樂。

答:這是錯誤的做法。一般隨身聽的泡棉耳機一點阻隔噪音的效果都沒有。即使是整個包圍耳殼的硬式耳機也只有減低高頻大約20分貝的效果。相反的,這些耳機可以放出約100分貝的音量。因此當您想用音樂蓋住背景噪音時,你已經暴露在更高分貝的音量中。不只沒有保護效果反而更糟糕。


問:我兒子在KTV打工,必須一耳戴無線電耳機,常抱怨耳朵不舒服。有沒有什麼辦法幫他避免耳朵傷害?

答:因為工作必須一耳戴耳機,一耳與客人溝通時,最好的保護方法是一耳戴隔音耳塞,一耳繼續使用無線電耳機。這種做法可以部分阻絕外在噪音,同時可以調低無線電耳機音量,減少二度傷害。另外最好是一段時間就要交換耳機與耳塞。避免單耳過度負荷。至於如何與客人溝通,如果真的聽不清楚,可以暫時將耳機移除,雖不方便,卻是十分重要。

在高噪音環境工作,有耳朵不適請及早就醫詳細檢查。如果已經出現損害,應考慮換低噪音的工作環境。


問:使用耳塞放太深或拔太快會不會弄破耳膜?

答:正常人耳道的敏感度是越往內越敏感,所以自己掏耳朵時,傷到耳膜的機會微乎其微;相反的,父母為子女清耳垢,或男女朋友互相掏耳垢時傷到耳膜則時有耳聞,就是這個道理。因此當你放耳塞放進自己耳道時,傷到耳膜的機會不大。標準的耳塞也不會超過2.2公分。比較有可能的是耳垢的問題。如果本身很容易生耳垢的,要先清除,或考慮用耳罩。以免耳垢被耳塞推到裡面,不易清除。

至於移除耳塞時要很小心,因為驟然的壓力改變極可能傷到耳膜。因此移除時要慢慢扭轉,讓壓力漸漸平衡。泡棉耳塞因為並沒有完全氣密,較不易引起這些問題。


問:我還年輕,不用擔心聽力喪失,就像我近視戴眼鏡,反正以後再戴助聽器就可以了

答:這是最可怕的觀念。好像以後近視了再戴眼鏡就好了。實際上近視只是屈光不正,並不是視神經細胞損害。而噪音性聽力傷害卻可能是神經的功能永久喪失。另外助聽器也非萬靈丹,它只是放大音量,幫助聽力到一定的程度,放大的聲音送到殘餘的聽覺細胞效果並不是像眼鏡的效果那麼令人滿意。而且只是為了不要每天少於八小時配戴護具,願意忍受日後一天十二小時以上配戴助聽器,套句年輕人的用語,這真的很不〝酷〞。

Related column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