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xml sitemap generator
隨著科技的進步,嬰幼兒出生後便可以很快的篩檢出是否有聽力損失的問題,且能盡快的配戴助聽輔具。然而,科技和醫療僅能幫助他們聽到聲音,需要透過後續的聽能復健來幫助他們發展出語言及溝通能力。根據國外Yashinaga-Itano等人(1996)的研究發現:聽力損失的嬰幼兒若能在六個月大以前被診斷出聽力損失,且配戴適合的輔具以及接受聽能復建訓練,便能在三歲時發展出和同齡孩童相當的語言能力。研究也發現,越年幼的孩子腦部可塑性越大,若能愈早被診斷出聽力損失,且能把握療育的黃金時期接受聽能復健,便可以改善其落後程度,復健的效果也會更顯著。雖然目前早期療育非常受到重視,但目前的社會資源並無法及時讓全部有聽能復健需求的孩子能立刻得到療育服務。有鑒於此,科林為了讓我們的客戶能掌握最佳的療育時機,因此開始提供聽能復健的服務,希望藉著更全方位的服務,能盡快幫助我們的孩子發展出聽與說的能力。
對於嬰幼兒而言,較適當的介入方式是以家庭為中心的模式,治療師會針對家庭及孩子的狀況進行評估,依其需求擬定適合的目標及計劃,指導家長聽能復健的技巧,幫助孩子發展出各項能力。因此,家長在聽能復健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他們不只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最了解孩子且與孩子在生活互動時間最長的人,他們可以提供給治療師非常多的訊息。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家長的積極投入及參與是非常重要的,也深深影響到孩子日後復健的成效。
真正的老師是家長
在一對一的復健課程中,治療師會在生活情境中使用有意義的語言去引導孩子學習,發展出傾聽及語言的能力,也會指導家長運用技巧在家中跟孩子互動,使家長可以將訓練孩子的目標落實在生活中,經由不斷反覆的練習及增強來讓孩子熟練並發展出適當的能力,且能夠將學會的能力類化到生活中的各個情境。所以,家長需要在家中隨時給予聽覺的刺激,輸入有意義及適當的語言,讓孩子隨時處在豐富語音刺激的環境中,養成孩子主動聆聽的態度,當孩子建立良好的聽能習慣後,口語溝通能力便可以逐漸進步。
家長也需要了解孩子在戴上助聽器或植入人工電子耳後,他們的聽力並非恢復正常,也無法馬上說出流利的話語。因為助聽輔具只能夠幫助他們聽到聲音,但聽到聲音與聽懂聲音所代表的意義是有差距的,在兒童語言習得的歷程中,他們需要有足夠的語言接收經驗、語言訊息的辨識與理解能力,才會開始有表達性語言出現。因此,需要透過聽能復健來幫助他們建立傾聽能力,進而理解聲音的意義,慢慢發展出表達性語言及好的溝通能力。當孩子戴上助聽器後,家長需要更有恆心及耐心來配合復健課程並指導孩子進行目標之練習。
家長也需要了解孩子在戴上助聽器或植入人工電子耳後,他們的聽力並非恢復正常,也無法馬上說出流利的話語。因為助聽輔具只能夠幫助他們聽到聲音,但聽到聲音與聽懂聲音所代表的意義是有差距的,在兒童語言習得的歷程中,他們需要有足夠的語言接收經驗、語言訊息的辨識與理解能力,才會開始有表達性語言出現。因此,需要透過聽能復健來幫助他們建立傾聽能力,進而理解聲音的意義,慢慢發展出表達性語言及好的溝通能力。當孩子戴上助聽器後,家長需要更有恆心及耐心來配合復健課程並指導孩子進行目標之練習。
在平常生活中有許多活動都可以拿來當作練習聽聲音的素材,例如電話鈴聲、門鈴聲、說話聲音等,家長在家裡可多鼓勵孩子用耳朵聽,配合豐富的表情及有抑揚頓挫的說話聲調,使用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去尋找聲音,建立聆聽的習慣,讓孩子在好玩又有創意的活動中,自然學會察覺聲音及辨識聲音的能力。家長剛開始在跟孩子說話時,速度可以放慢一點、盡可能清楚的發音,把關鍵字強調出來,使用的句子也不要過長,如此可以幫助孩子聽得更清晰。另外,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也需要有等待孩子的時間,不要一直說個不停,要有時間去等候孩子的回應及觀察孩子的表情,運用不同時機引導孩子適時的回應,如此將有助於孩子的口語發展。
個人在從事聽能復健二十年的過程中,接觸過許多家有聽損兒的家庭,在治療室中面對許多焦急的父母,心中不免和他們一樣憂心,曾看到有家長為了孩子放棄工作全心投入復健訓練,也看到有些家長承受許多壓力卻從不放棄,但當我們看到孩子從開始牙牙學語,到後來能和人溝通,可以開心的用電話聊天,甚至可以說相聲及參加說故事比賽時,那種感覺是筆墨難以形容的,也是給自己莫大的鼓勵及回饋。陪著家長由心慌到欣喜,伴著孩子學習及成長,其中不斷的有驚喜與感動,這許多令人為之動容的故事,都是支撐自己一路走下去的動力,讓我們繼續一同為他們努力,幫助孩子們盡快進入有聲的世界。

Related column 相關閱讀